G10第二冊第一章

G10第二冊第一章

10th Grade

35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红新月会笔试

红新月会笔试

4th - 12th Grade

40 Qs

g10上第七章

g10上第七章

10th Grade

35 Qs

宪法(一)

宪法(一)

10th Grade

34 Qs

新春常识问答

新春常识问答

KG - 12th Grade

30 Qs

G10第二冊第六章

G10第二冊第六章

10th Grade

35 Qs

歷史第一冊第三章

歷史第一冊第三章

10th Grade

35 Qs

G10上歷史第一冊第二章

G10上歷史第一冊第二章

10th Grade

35 Qs

G10第二冊第一章

G10第二冊第一章

Assessment

Quiz

Social Studies

10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黃照明 黃照明

Used 1+ times

FREE Resource

35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一位思想家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一人焉。……大人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仁以人心為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這位思想家是何人?這種思想有其承襲,承襲自何人?

(A)承襲春秋的董仲舒

(B)承襲孔子的朱熹

(C)承襲孟子的王陽明

(D)承襲漢儒的戴震。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從租庸調法至兩稅法的賦役制度演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從繳納實物為主,轉變為繳納錢幣為主;力役逐漸折價為錢,最後併入田賦中,田賦逐漸成為人民主要的賦稅負擔

(B)從繳納錢幣為主,轉變為繳納實物為主;力役逐漸折價為錢,最後併入田賦中,田賦逐漸成為人民主要的賦稅負擔

(C)從繳納錢幣為主,轉變為繳納實物為主;田賦逐漸轉換為力役,力役逐漸成為人民主要的賦稅負擔

(D)前者量出為入,項目分明,利於政府;後者量入為出,且有為民置產的精神。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王姓家族原居河北地區,因戰亂遷徙到長江下游。後來政府下令,住民不分新、舊,一律編入所居郡縣戶籍。同時,政府也將逃亡的農民和被豪強隱匿的奴婢列入課稅對象。王家經歷了這些新措施後,終於在僑居地正式落戶。王家應是遇到哪項措施?

(A)西晉實施的占田制度

(B)東晉實施的土斷政策

(C)安史亂後的清查戶口

(D)清代實施的改土歸流。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請閱讀下列二則資料:

資料一:元代施惠《幽閨記.第七齣》:「你去渡關津,怕有人盤問,又沒個官司文憑□□,此行何處能安頓?」

資料二:《醒世恆言.卷一九.白玉孃忍苦成夫》:「張萬戶見他說得有理,並不疑慮,就依允了。下問候書札,上壽禮帖,又取出一張□□,以防一路盤詰。」

請問資料一、二中的□□應填入下列何者?

(A)案比

(B)路引

(C)貌閱

(D)上計。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董仲舒《春秋繁露》指出:「天地的五行如果沒有變,君主應當以德行來彌補,廣施於天下,那麼問題就可以消除。如果不以德行彌補,不出三年,天會下石雨,……補救的方法是省徭役、少收稅、開倉庫、賑濟百姓。」董仲舒這種說法,顯示出怎樣的情形?

(A)儒家思想已經摻雜了法家的理論

(B)陰陽家的思想被道家思想所接受

(C)儒家思想摻雜了陰陽家的理論

(D)道家、儒家、法家思想相混合。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四位高中的學生,上完歷史課之後,討論史書上的一段記載:「高后時,(高祖劉邦已死),冒頓寖驕,乃使使遺高后書曰:『孤憤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憤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我願意用我的長處,來彌補你的短處)。』高后怒,欲擊之,季布諫,高后乃止。」討論後,這四位同學分別發表以下的見解。試問誰的見解具有歷史思維?

(A)牙牙:「根據這段資料所述,足以說明匈奴確有掠奪之婚俗,冒頓單于以此故,乃發書信侮辱呂后」

(B)毛毛:「若以女性主義的觀點來看,冒頓的書信嚴重侮辱呂后的自尊,呂后當時未發兵攻打匈奴,錯過報仇雪恥的時機,誠屬不智」

(C)丁丁:「冒頓發信的用意,固然是為了侮辱呂后,但是,若從歷史的角度來觀察,這件事也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游牧民族其實有『妻後母,報寡嫂』的婚俗」

(D)奇奇:「各位的觀察確實入微,你們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我完全同意各位的看法,因為這就是多元文化的真諦」。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Media Image

1. 小琳利用暑假前往廣州旅遊,參觀當地的博物館,見其館內珍藏了一枚 1983 年出土的古代金印(見附圖),其印文共兩行四字,左行「文帝」,右行「行璽」,簡介指出此金印為公元前 2 世紀當地統治者的用印,見證了當時中原地區與當地的關係。請問下列相關論述何者正確?

(A)「文帝」指漢文帝 

(B)此印應該是中國王朝所賜與 

(C)印文字體反映了當地土著文化的特色 

(D)此印可視為漢文化擴張的證據。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