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2-CH1-作業一

S1-2-CH1-作業一

12th Grade

1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台灣吧-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台灣吧-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9th - 12th Grade

10 Qs

國際視野:西非+中非

國際視野:西非+中非

11th - 12th Grade

10 Qs

0705test1

0705test1

12th Grade

12 Qs

0717百大隨試

0717百大隨試

12th Grade

10 Qs

802 History Quiz

802 History Quiz

KG - 12th Grade

10 Qs

0828百大隨試

0828百大隨試

12th Grade

10 Qs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 三國 晉朝 隋朝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 三國 晉朝 隋朝

12th Grade

15 Qs

中史-成吉思汗篇

中史-成吉思汗篇

3rd Grade - University

12 Qs

S1-2-CH1-作業一

S1-2-CH1-作業一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2th Grade

Medium

Used 3+ times

FREE Resource

1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51.漢書.五行志記載:「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京房易傳曰:『祭天不順茲謂逆,厥異日赤,其中黑。聞善不予,茲謂失知,厥異日黃。』」上文內容為當時負責觀測天文的官員對於太陽黑子所做的紀錄。根據文章內容,我們可以做出何種較合理的理解?
(A)古人對於太陽黑子的活動少見多怪,如蜀犬吠日,不值一提
(B)太陽黑子的出現使得當時的祭天活動不順利,百姓苦不堪言
(C)當時的天文學家已能夠正確認識這些天文現象,並努力觀察、記錄
(D)認為天象反映出施政的好壞,透過天象的異變呼應當時的政治得失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52.資料一:「在封建時代,替天子諸侯、貴族公卿管家的人被稱為『宰』,而『相』這個職位原本是承辦禮儀事務的官員;因此歷史學家錢穆認為,『宰相』是封建時代貴族私官之遺蛻,隨著古人『化家為國』,管理國君家務事的管家,成為國家的最高行政首長。」資料二:「『尚書』一職原本只是天子的近侍,由於漢武帝欲制衡丞相的權力,選拔尚書和侍中組成『內朝』,尚書的地位因此逐漸增加,日後尚書臺更成為實質上的中央決策機關。在漢代之後,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均設有以尚書為名的行政機構。」請問這兩則資料均在討論下列哪一項議題?
(A)近臣掌握行政權力對中國官制的影響
(B)編戶齊民社會的形成
(C)察舉制度的弊端與改革
(D)中國歷代考試選材制度的演進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53.雯雯是歷史研究所的學生,她跟指導教授在討論如何用量化呈現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族社會。在閱覽文獻資料資料後,決定先簡單將士族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是「凡累官三代以上及居官五品以上」為「士族」。次一等的為「小姓」,是指「祖父或遠祖為士族,但該家族在仕途中未能持續者,有式微的趨勢者」是第二大類。最後一大類「寒素」為「家族長期以來任官者品第低下者,或家族近幾代未有任官在位者」。關於上述分類可知?
(A)個人能力與表現可以左右家族地位
(B)家族的士庶之別取決後代官品高低
(C)政治聯姻是快速提升家族地位的方式
(D)累世官品是衡量家族地位的重要指標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54.有首詩的涵義大致如下:「黑暗的世俗見不到光亮澄澈的希望,毫無氣節的人們隨外界傾倒。人只要富貴就會被捧為賢者,有些人雖然滿腹詩書,處境卻劣於有著一袋錢的人。高堂皆坐著善於諂媚的小人,正直的人卻只能站立在門外邊。」上述說明中國歷史上某場長達二十多年的事件,諂媚的小人告訴當時年僅十四歲的皇帝「黨人」的存在會危害社會,全國正直的君子皆被誣陷為「黨人」並受到刑罰。請問:這首詩描寫的時代應是?
(A)東漢
(B)兩晉南朝
(C)兩宋
(D)清朝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55.以下為兩個文人對封建及郡縣制的看法:資料一:北宋蘇軾:「血氣的紛爭挑起,必定是有利可求,而封建的利益最大。封建可謂爭端的開始。自開始有文字記載以來,臣子殺了君主,兒子殺了父親,父子或兄弟彼此殘殺,不是都是為了爭那個位子嗎?近世封建廢除,此種禍亂幾乎滅絕,仁君怎麼可以再開啟這種混亂呢?」資料二:南宋胡宏胡宏集:「封建諸侯可謂仁政的代表,秦朝人為了利益,消除了封建,改行郡縣,天運因此改變。從此之後,君主皆是為了獨掌天下,而沿襲了郡縣制度,此為不仁之舉。一旦抱持了獨掌天下的目的,王道的價值已死,君主再培養德行、運用賢才,或是勤奮從政,都只能讓國家避免大亂,而不再能有三王之治的偉大功業。天下之大,君主不跟天下分享,只要一人不善良,天下的賢才將絕,紛亂將起,敵人將如崩潰的河流,郡守縣令不可能防禦,國家也會因此滅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資料一和資料二皆贊成封建制度
(B)資料二著重王道政治的思想
(C)宋朝以降朝代皆以資料二讚賞的制度為主
(D)若要為資料一提出史實證明可舉例安史之亂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56.在朝鮮半島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王權始終受到貴族以及地方勢力干涉,儘管如此,統治者仍然致力於削弱貴族與豪強的特權,下列何者為是?(甲)實行中央集權、(乙)舉行科舉、(丙)提出遷都平壤將國家重心轉移、(丁)推行兩班制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57.以下內容節錄自朝鮮文學家朴趾源的著作熱河日記:「昔倭人覆我疆域,我神宗皇帝提天下之師東援之。竭帑銀以供師旅,復我三都,還我八路。我祖宗無國而有國,我百姓得免雕題卉服之俗,恩在肌髓,萬世永賴,皆吾上國之恩也。」請問這段文字提到哪段歷史,為何作者對「上國」這般感念?
(A)壬辰之役,免於失國之恨
(B)丁卯戰爭,驅逐入侵金人
(C)清軍入關,成為清朝藩屬
(D)甲午戰爭,擺脫日本殖民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