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擬4-1~4-3

期末模擬4-1~4-3

10th Grade

25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高中歷史第二冊4-1華人向海外移徙-易-108

高中歷史第二冊4-1華人向海外移徙-易-108

10th - 12th Grade

20 Qs

台灣史第一篇

台灣史第一篇

10th Grade

20 Qs

4-1-2日本帝國之下的人群移動

4-1-2日本帝國之下的人群移動

10th Grade

20 Qs

B2L3

B2L3

9th - 12th Grade

30 Qs

History Revision 1 -- Christmas holiday

History Revision 1 -- Christmas holiday

10th Grade - University

20 Qs

第一次世界大戰(A.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A.原因)

9th - 12th Grade

20 Qs

疾病與醫療 練習二

疾病與醫療 練習二

9th - 12th Grade

20 Qs

期考2模擬2

期考2模擬2

10th Grade

20 Qs

期末模擬4-1~4-3

期末模擬4-1~4-3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0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楊惠如 楊惠如

Used 12+ times

FREE Resource

25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4 pts

某年,《民報》社論中出現如下的警告:「最近物價突變地在高漲,整個的經濟社會在震盪著、人民生活極端困苦。誰都希望政府能夠有辦法,切切實實來解決。人民實在太夠苦了。再提起日本人投降時所自行設想的美麗願景,那只有癡人。人民現在沒有絲毫的奢望,只求在最底限度的安定生活。」請問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現在何時?

皇民化運動時期

二戰即將結束之時

二二八事件爆發前夕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之後

Answer explanation

題幹提及「物價突變地在高漲」,且「再提起日本人投降時所自行設想的美麗願景,那只有癡人」,可見應是在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通貨膨脹、經濟困頓、對政府失望不已的時期,這種失望與衝突最終導致了二二八事件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4 pts

某報社論曾指出:「不少公務員常涉足都市中的舞場、茶館、酒樓和賭場,各機關冗員太多,人民對公務員的印象欠佳。至於貪汙案件不僅出現在一般公務員,連檢察官、法院院長,甚至教師都貪汙。而士兵不守法、乘車購物不給錢是常見的事,甚至有公然搶劫者。不少貪汙超過千萬元以上。」請問這最有可能是何時何地的報紙?

1912年,臺南

1928年,嘉義

1946年,臺北

1996年,高雄

Answer explanation

1946年國民政府剛接收臺灣,軍紀欠佳,公務員多為外省族群,且裙帶關係嚴重,貪官汙吏到處可見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4 pts

某雜誌社的成員曾說過:「把臺灣人地位搞起來了,將來大陸人便要受其欺壓。大陸來的人,百分之九十不贊成這種做法。」請問下列何項敘述較符合這位成員所說的現象?

戰後初期,臺灣人與外省人的省籍情結

雷震案中,鼓勵臺灣人與外省人合作建黨

中壢事件,對於政府選舉作票的不滿

美麗島事件中,爭取臺灣的民主自由改革 

Answer explanation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外省人相當擔心本省人的崛起,所以處處壓制本省人參與政治。故即便是要與本省人共組反對黨,都還要反覆思量。在戰後初期,陳儀接收臺灣後便優先任用中國大陸來臺人士,而他們與臺人之間也存在著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即反映文中現象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4 pts

政府接收臺灣之初,為強化人民對中國的認同與因應臺海特殊情勢,推動教育與語言政策。請問以下哪些是當時所推動的政策? 

(甲)要求以南京話為國語,推動國語政策;(乙)去臺灣化,師法日本精神;

(丙)推廣軍訓教育、成立救國團;(丁)壓抑方言,推行「說國語運動」

甲乙

乙丙

甲丁

丙丁

Answer explanation

(甲)北京話;(乙)去日本化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4 pts

某時期,臺灣曾通過並實行某一法律,其內容有如下幾條:「一、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為緊急處分。二、總統副總統得連選連任。」請問此一法律為:

《懲治叛亂條例》

《戒嚴令》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檢肅匪諜條例》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4 pts

《中華民國憲法》於1947年公布施行,不及半年,就不得不以《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憲法。請問「動員戡亂」主要是要因應下列哪項亂事?

二二八事件

國共內戰

二次大戰

臺、美斷交

Answer explanation

1946年,蔣中正在大陸召開「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然共產黨並未參加,也未承認這套《憲法》。
美國調停國、共衝突失敗後,撤出中國,中共開始對國軍展開軍事攻擊,故《憲法》因國共內戰而無法如期實施,改以因應戰爭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取代。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4 pts

某法律大致有如下的規定:「基隆、高雄、馬公三港外,其餘各港一律封鎖,基隆、高雄兩港市,每日上午一時起至五時止為宵禁時間。嚴禁聚眾集會、罷工、罷課及遊行請願等行動;嚴禁以文字標語或其他方法散布謠言。居民無論家居外出,皆需隨身攜帶身分證,以備檢查,否則一律拘捕。造謠惑眾、聚眾暴動、搶劫財物、罷工罷市、鼓動學潮、破壞交通者處死刑。」請問這條法律最早在何年頒布?何年結束?

1935,1992

1945,1949

1949,1987

1947,1990

Answer explanation

文中規定明顯在限制人民的行動及言論自由,應是於1949年陳誠頒布的《戒嚴令》。1987年,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令》,並開放大陸探親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