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008-2

1131008-2

16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2024-2025 F4A Music Quiz

2024-2025 F4A Music Quiz

KG - University

20 Qs

看完這次影片,讓我們看看你是否更清楚身體消化的功能!

看完這次影片,讓我們看看你是否更清楚身體消化的功能!

KG - University

11 Qs

水污染測驗

水污染測驗

KG - University

20 Qs

3.18標點符號1_C專名號

3.18標點符號1_C專名號

3rd Grade

20 Qs

1131008-2

1131008-2

Assessment

Quiz

others

Medium

Created by

黃顯璋 黃顯璋

Used 2+ times

FREE Resource

AI

Enhance your content

Add similar questions
Adjust reading levels
Convert to real-world scenario
Translate activity
More...

16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30 sec • 1 pt

以下為者為非?(複選)
感冒有發燒的情況,所以直接拿綜合感冒藥加退燒藥一起服用效果會更好。
只要是膠囊及錠劑都是由嘴巴吞服。
藥品衛福部的許可字號要有 6 個數字。
藥品衛福部的許可字號沒有限幾個數字。

2.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30 sec • 1 pt

以下為者為非?(複選)
電視戲劇常看到很多中醫靠把脈就可以診斷疾病,醫術很高明,所以看中醫不需要告訴醫生哪裏不舒服。
冬天天氣冷可以多吃中藥進補,和健康食品一起吃,這樣效果更好。
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偏濕熱,沒有冷藏保存的藥材容易發霉,產生黃麴毒素, 不僅傷肝而且容易致癌。
中藥溫和又不傷身,平時可以多多服用,還可以有病治病、無病養生。

3.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30 sec • 1 pt

以下為者為對的?(複選)
中藥材的保存最好是密封並且放入冰箱保存,儘快服用完。
中藥可以調整體質,所以除了看合格中醫師外,也可以到中藥房請老闆把脈診斷,還可以順便調劑中藥服用,一舉兩得。
咳嗽時服用的枇杷膏屬於含有中藥的成藥。
傳統中藥的「藥食同源」就是預防醫學的概念,所以使用中藥不需要由專業的醫藥人員來把關。

4.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30 sec • 1 pt

以下為者為非?(複選)
中藥的藥性緩和,能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所以沒有副作用。
所有的中藥產品都有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所以服用時一定要遵從中醫師、藥師的指示服用。
煎煮中藥不宜使用鐵鍋或鋁鍋煎藥,宜使用不鏽鋼鍋或是陶鍋。
為了增強藥效,可以中、西藥物同時服用。

5.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30 sec • 1 pt

以下為者為非?(複選)
中藥材煎煮前簡單過水沖洗,是為了去除大部分表面的雜質和沙土。
蔥、薑、蒜、麻油等屬「藥食同源」的中藥,常用於羊肉爐及麻油雞等,可多食無害。
中草藥多屬天然植物或動物藥材,所以可以在菜市場、遊覽車上或遊覽風景區購買。
服用西藥預防心肌梗塞,可同時服用中藥或健康食品(如紅花、丹?、 銀杏、魚油)等中藥同時服用,可加強預防心肌梗塞的效果。

6.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30 sec • 1 pt

以下為者為對的?(複選)
長期濫用西藥是造成「洗腎」的原因之一,「中(草)藥」是沒有這些顧慮。
藥酒」是中藥材浸泡的酒,「是藥、不是酒」所以多喝不會傷肝。
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服用中藥調養或治療時需經中醫診斷才安全。
科學中藥、濃縮煎煮藥汁,需要規定期限內服用。

7.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30 sec • 1 pt

以下為者為非?(複選)
中藥材需存放在冰箱中或避潮、避光、避熱、陰涼乾燥處。
中藥可與牛奶、飲料、果汁同時服用。
若有需要服用西藥、中藥,兩者需要間隔 1 至 2 小時。
網路中介紹的中藥藥膳或養生療法,可自行購買來使用。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