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政治篇

台灣史政治篇

1st Grade

14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歷史三6-2

歷史三6-2

1st Grade

10 Qs

台灣歷史

台灣歷史

1st - 3rd Grade

10 Qs

混合題

混合題

1st - 3rd Grade

14 Qs

認識台江

認識台江

1st - 3rd Grade

9 Qs

104歷史補考(七下)-段二21~30

104歷史補考(七下)-段二21~30

KG - University

10 Qs

台灣史經濟篇

台灣史經濟篇

1st Grade

16 Qs

F1 小小測

F1 小小測

1st Grade

10 Qs

清帝國商業發展

清帝國商業發展

1st Grade

9 Qs

台灣史政治篇

台灣史政治篇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st Grade

Hard

Created by

甲中劉佳蓉 甲中劉佳蓉

Used 6+ times

FREE Resource

14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112分科測驗

1. 新北市金瓜石的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園區,立有一面紀念牆,上面刻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拘 留在此的盟軍戰俘姓名與國籍。這些戰俘中,許多是紐西蘭及加拿大軍人。他們的國家並未遭到日軍攻擊,卻仍參戰,其原因為何?

(A)受雇到海外作戰的傭兵 

(B)由大英國協動員的軍隊

(C)反法西斯主義的志願軍

(D)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成員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111-39.

臺灣曾於民國38年5月實施戒嚴。當時由警備總部公告的《戒嚴令》第二條規定:「自同日起,除基隆、高雄、馬公三港口在本部監護之下,仍予開放,並規定省內海上交通航線(辦法另行公布)外,其餘各港,一律封鎖,嚴禁出入。」第四條也列舉處以死刑的各項「擾亂治安」行為,包括:造謠惑眾、聚眾暴動、擾亂金融、搶奪財物、鼓動學潮、破壞交通通信、妨害公眾用水及電氣煤氣事業、持有槍彈或爆裂物等。該次戒嚴歷經38年,直至民國76年始依總統令解除。請問:

《戒嚴令》第二條規定最主要的目的應是:

(A)禁止臺灣生產的米、糖外銷,以免發生糧荒

(B)切斷臺灣與前殖民母國日本之間的政治聯繫

(C)管制大陸地區軍民撤離來臺以穩定臺灣政情

(D)與美國共同協議以便執行圍堵共產主義政策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111指考

1.  學界對清領臺灣前期的作為,有「消極政府,積極人民」的評論,意指:清廷雖限制內地人民前往臺灣,但人民仍然一波波渡臺,在土地開發、農業耕作或通商貿易方面,都有不錯的發展。下列哪一項可作為清領前期「積極人民」的證據?

                                              

(A)設置土牛溝

(B)興築八堡圳 

(C)成立撫墾局 

(D)派班兵駐防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110學測

18. 清廷治臺二百多年期間,多次調整臺灣地方行政區劃,其最主要的考量依據是:

(A)根據自然地理的形勢,分區管理

(B)根據交通線的延伸,作線狀開發

(C)因應民變,考量治安,置縣設廳

(D)隨漢人開發,設廳以保障原住民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110-26.

1949年10月,共軍集中船隻對金門發動攻擊,遭守軍擊退。1950年3月,共軍又集結大批兵力,用類似「萬船齊發戰術」進攻海南島,迫使當地國軍撤守;5月底更攻占廣東萬山群島。共軍原本預定隨後再度對金門發動攻擊,但沒有多久就取消這項計畫。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共軍軍備及船隻有限,已經無法再負擔長期作戰

(B)共軍顧忌金門兵力強大,寧可保持戰果故而避戰

(C)韓戰爆發,美國宣布派遣第七艦隊協助臺灣防務

(D)臺灣實施戒嚴,共軍乃轉以心戰策略來瓦解國軍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110指考12. 

二次大戰後,中國陷入國共內戰。當時,美國認為惟有中國和平、實行民主,才符合美國利益,於是派遣馬歇爾為特使,調處國共歧見,最後卻以失敗告終。馬歇爾到中國後,採取的作法是:

(A)藉美援為手段,推動國共和談,共組聯合政府

(B)軍事援助國民政府,迫中共放棄武裝對抗策略

(C)派第七艦隊巡弋臺灣海峽,避免國共直接衝突

(D)準備承認中共,但通過特別法案確保臺灣安全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109指考9. 

以下是關於1950年前後臺海兩岸情勢的兩段資料:

資料甲:1949年7月,劉少奇率領中共代表團訪問蘇聯,要求提供對臺灣作戰的潛水艇與飛機,遭到史達林拒絕。

資料乙:韓戰一爆發,杜魯門總統即發表「臺灣海峽中立化聲明」,一方面阻止中共軍隊攻擊臺灣,一方面也要求蔣介石停止「反攻大陸」的計畫。

我們應如何理解這兩段資料?

(A)1949年前後,蘇聯與中共關係惡化,因此拒絕援助中共

(B)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準備放棄臺灣,以全力出擊朝鮮

(C)臺灣「反攻大陸」或中共「解放臺灣」分別受美蘇牽制

(D)美蘇兩國均同意「臺灣問題」必須透過和平方式來解決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