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卜藝術分科戰士-歷史全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歷史全

University

2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中三_測考溫習_上學期地圖練習

中三_測考溫習_上學期地圖練習

9th Grade - University

15 Qs

L1臺灣的位置與先民足跡

L1臺灣的位置與先民足跡

5th Grade - University

23 Qs

四年级历史《马六甲王朝创始者》

四年级历史《马六甲王朝创始者》

1st Grade - University

16 Qs

untitled

untitled

8th Grade - University

16 Qs

以斯帖记 3 章

以斯帖记 3 章

5th Grade - University

15 Qs

WW2 Quiz

WW2 Quiz

6th Grade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5 Qs

10/7本國觀光小測

10/7本國觀光小測

University

18 Qs

聖誕節你知多少?

聖誕節你知多少?

7th Grade - University

15 Qs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歷史全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歷史全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University

Hard

Created by

陳德頤 陳德頤

Used 3+ times

FREE Resource

2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臺灣各地都有一些重要的民俗活動,如臺東的炮炸寒單、臺南的鹽水蜂炮、屏東東港的燒王 船等。這些民俗活動的共通點應是:

(A) 均在元宵節進行

(B) 起源自觀光需求

(C) 祭拜同一位主神

(D) 為了解厄抗瘟疫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16. 十九世紀中葉以前,非洲曾被稱為「白人的墳墓」。甚至到十九世紀初,由於自然環境、疾 病、非洲人的抵抗,歐洲士兵進入非洲後的死傷率高達 98%。直到十九世紀中期之後,歐洲 人認為已經成功地解決了前述阻礙,自此能深入非洲,大舉掠奪。歐洲人是倚靠下列哪三項 事物?

(A) 汽船、奎寧、來福槍

(B) 火車、天花疫苗、大砲

(C) 直昇機、奎寧、來福槍

(D) 火車、天花疫苗、手榴彈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18-19 為題組 

◎ 自古以來,人群往來及貿易多受戰爭、疫病等因素而改變路線。例如北宋初,西方商人和使 節分別經由海路、「絲路」來中國,貿易以香料為大宗。自從北宋中葉,發生影響貿易路線 的「某事」後,西方商人與使節考慮人身、貨品安全,多避免走「絲路」。
【題組】

19. 「某事」後,西方商人與使節多避走絲路,改走海道。「某事」應是指:

(A) 遼國長期南下攻宋

(B) 西夏控制中國西北

(C) 遼金合作控制北亞

(D) 蒙古崛起威脅金國

Answer explanation

依題試解各選項:
A、遼與北宋自壇淵之盟後,即促成了百年和平,故無「遼國長期南下攻宋」的狀況
B、西夏掌握河西走廊,控制絲路是事實,且時間是北宋時期
C、遼與金未合作控制北亞,金由從屬於遼到起兵反遼,均未有「合作控制北亞」的階段,且北亞與絲路距離較遠,反而是遼滅亡後,宗室大臣耶律大石創建西遼,控制部分絲路路線,但已經是北宋滅亡的時候
D、蒙古崛起已是南宋時期

綜合上述,答案為B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27-28 為題組

 ◎ 「霧霾」為現代概念,近代以前的稱呼為「霧」或「煙」,對其看法與現今之環保意識頗有 出入。以下兩段資料是關於十九世紀末倫敦煙霧的描述。

 資料甲、1872 年到訪倫敦的日本岩倉使團發現,當地「到處是黑煙沖天,大小工廠遍地,由 此足知英國富強的原因了。」 

資料乙、光緒 16 年十月初六(1890 年),薛福成於日記中提及:「蓋英倫三島,四面皆海, 本多白霧;而倫敦五百萬煙戶之煤煙,又為霧所掩,不能沖霄直上,聚為黃霧。…… 蓋天地稍冷,則人皆擁爐,又多五百餘萬人終日夜焚煤之煙,非特灶突之煙也。大 抵倫敦為地球第一繁盛之區。洋房幾無隙地,又多三層四層之樓,平房之下尚有地 室,已不啻五六層矣,是不啻以一倫敦化為三四倫敦也。」

【題組】

27. 日本使節團對於倫敦霧霾的態度為何?

(A) 正面肯定,認為霧霾為國家富強的象徵

(B) 模稜兩可,霧霾不佳,經濟發展也重要

(C) 反對霧霾,認為霧霾影響英國國家形象

(D) 置身事外,認為霧霾反正不發生於日本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27-28 為題組

 ◎ 「霧霾」為現代概念,近代以前的稱呼為「霧」或「煙」,對其看法與現今之環保意識頗有 出入。以下兩段資料是關於十九世紀末倫敦煙霧的描述。

 資料甲、1872 年到訪倫敦的日本岩倉使團發現,當地「到處是黑煙沖天,大小工廠遍地,由 此足知英國富強的原因了。」 

資料乙、光緒 16 年十月初六(1890 年),薛福成於日記中提及:「蓋英倫三島,四面皆海, 本多白霧;而倫敦五百萬煙戶之煤煙,又為霧所掩,不能沖霄直上,聚為黃霧。…… 蓋天地稍冷,則人皆擁爐,又多五百餘萬人終日夜焚煤之煙,非特灶突之煙也。大 抵倫敦為地球第一繁盛之區。洋房幾無隙地,又多三層四層之樓,平房之下尚有地 室,已不啻五六層矣,是不啻以一倫敦化為三四倫敦也。」

【題組】

28. 根據資料,指出十九世紀時倫敦除霧霾問題外,還面臨哪個城市發展的問題?

(A) 旅遊業發達,但缺乏配套措施

(B) 糧食供應長期短缺,物價騰貴

(C) 人口快速增加,居住空間擁擠

(D) 各殖民地人民湧入,衝突不斷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有一陣子,我們只能買到上海的雞蛋。它們不像新鮮的雞蛋可起泡沫,因此蛋糕不能發脹, 但也無法不買。不久,糖也不供應了,我們只好改賣三明治。我們買來十條麵包,能切多薄 就多薄,因買不到火腿肉,只好用鮪魚作材料。後來,連雞蛋都買不到,更不用說鮪魚了, 只好放棄三明治生意。最後,連烤麵包機也須交給軍部,因為是鐵製的。我們身邊沒有剩下 多少東西,空襲又一天比一天緊,最後決定離開首都。」這最可能是何時何地的生活經驗?

(A) 1938年,中日戰爭時的重慶

(B) 1940年,不列顛之戰時的倫敦

(C) 1944年,太平洋戰爭時的東京

(D) 1950年,韓戰期間的平壤

7.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45 sec • 1 pt

複選題
38. 1431年,在英法百年戰爭時建立奇功的法國女子貞德,被英軍以異端罪名處死。自去世以來, 貞德在法國史上的聲名與評價迭有變動。十六到十八世紀時,她深受輕忽與貶抑,但到十九 世紀,她漸成為法蘭西國族認同的神話。天主教會頌揚她身上存在「聖靈」,推動她的「封 聖」。成立不久的「法國史協會」更費時九年,將貞德受異端審判的檔案編纂成書,推動嚴 謹的歷史研究。法國史家因而稱十九世紀是「貞德的世紀」,並認為這是多項條件具足導致 的結果。請問「多項條件」應是指哪些?

(A) 自由主義興起的激勵

(B) 資本主義勃興的促成

(C) 歷史研究風氣的助長

(D) 法國教會的推波助瀾

(E) 愛國與民族主義的催發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