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卜藝術分科戰士台灣史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台灣史

University

22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四年级马来王朝历史

四年级马来王朝历史

3rd Grade - University

20 Qs

圣经问答2

圣经问答2

KG - University

20 Qs

臺灣歷史與原住民

臺灣歷史與原住民

7th Grade - University

18 Qs

Külpolitikai ütközőpontok

Külpolitikai ütközőpontok

University

25 Qs

五年级历史单元1至3(复习)

五年级历史单元1至3(复习)

5th Grade - University

25 Qs

F1 SEJARAH OUTPUT TEST 20/04/2020

F1 SEJARAH OUTPUT TEST 20/04/2020

1st Grade - University

19 Qs

History Revision 1 -- Christmas holiday

History Revision 1 -- Christmas holiday

10th Grade - University

20 Qs

百人一首 下の句選択81~100

百人一首 下の句選択81~100

1st Grade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 Qs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台灣史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台灣史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University

Medium

Created by

陳德頤 陳德頤

Used 7+ times

FREE Resource

22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學界對清領臺灣前期的作為,有「消極政府,積極人民」的評論,意指:清廷雖限制內地 人民前往臺灣,但人民仍然一波波渡臺,在土地開發、農業耕作或通商貿易方面,都有不 錯的發展。下列哪一項可作為清領前期「積極人民」的證據?

設置土牛溝

興築八堡圳

成立撫墾局

派班兵駐防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Media Image

資料一:一本台灣歷史的新著中寫道:「一八九五年六月三日,日軍攻陷基隆。四日,唐景崧倉皇內渡。…七日,近衛師團兵臨台北城下,不戰而進駐台北城。六月十七日,樺山資紀在原巡撫衙門廣場舉行『始政式』,台灣於焉正式改朝換代。」 資料二:同一本書中的附圖(圖1)文字記載:「廈門各商號來信云及,倭督樺山氏,被劉大將軍擒獲…」 請在下列有關解釋中,選出比較妥當的敘述:

(A)該圖為當時人所繪,是可信的史料。今人寫書應參考此一史料寫出樺山的下場

(B)該圖並不可信。只依「來信云及」,並非可靠資料,不能視為事實的依據

(C)該圖不可信,凡不可信者,皆無史料價值,故不應印在書上

(D)該圖儘管敘述錯誤,但反映當時人的想法,也有史料價值

(E)資料一與資料二是無關的兩件事,分別都屬於歷史事實 

Answer explanation

問題敘述背景:

 

甲午戰爭清國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官紳為抗拒接收,建立了臺灣民主國,1895年因此爆發了臺灣歷史上最大的戰爭。日軍於5月底登陸,直到10月下旬劉永福逃離臺南,各地抗日勢力仍風起雲湧至1902年。
 

因此第一段是真實歷史記載台灣被日本統治的開始.....
(台灣抗日失敗被統治)

 

而圖片則為當時的畫報(台灣抗日成功)

此圖內容描繪總督樺山資紀被劉永福、林朝棟等人擒獲後斬首。內載「廈門各商號來信云及:倭督樺山氏被劉大將軍擒獲,倭奴見主將被擒,隨即請西國大員向劉師懇情,願出五百萬金贖回。劉師未允,定要和約見還,始可贖回耳。因倭奴不允,隨將樺山氏投倭之丁禺亭審訊,明正典刑,梟首示眾,大快人心。」故事情節為劉永福擒獲總督樺山資紀,日方請作為第三方的西方人說情,願以重金贖回樺山。劉永福的目的,則希望馬關條約能歸還,以改變臺灣割讓的命運。

 

當時日本跟清國都有各自的畫報(報紙),類似資訊戰

清國畫報不斷神化劉將軍,已至於當時人們都已為台灣抗爭勝利,實際上卻是戰敗被割讓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臺灣有句俗諺:「一個某(妻子),卡贏(勝過)三個天公祖」,這句諺語反映出當時男女人口比例嚴重失衡的現象,這些沒有家室的「羅漢腳」,成為社會治安的隱憂。請問這種情形應該是台灣歷史上哪一個時期的社會現象?

(A)荷據時期

(B)明鄭時期

(C)清領時期

(D)日治時期

Answer explanation

清領時期只允許有度台證的單身男子來台

造成當時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以台南為起事地點,在台灣歷史上成為台灣人由武裝抗日轉為「文化抗日」之關鍵事件,作家李喬曾將之寫成長篇小說的抗日行動為何?

(A)《西來庵事件(亦稱噍吧哖事件)》

(B)《鴨母王事件》

(C)《林爽文事件》

(D)《廖添丁事件》。

Answer explanation

抗日運動有的有分三期,有的分為兩期

若分為三期的,第一期是台灣民主國抗日,第二期是台灣民主國滅亡至後壁林事件,第三期由北埔事件至西來庵事件為止。

若分成兩期則是前期與後期,前期就是從台灣民主國至後壁林事件,後期從北埔事件至西來庵事件。

再來,西來庵事件是全台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抗日事件,事後台灣總督除了做寺廟調查之外,漢人對於武裝抗日感到不可能成功,於是開始轉為文化抗日。

(B)朱一貴事件,時間為清朝

(C)時間在清朝

(D)廖添丁是被日本是為罪犯,並未發生大規模抗日事件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有一位臺灣原住民敘述他的家族史:「祖先原來住在群山萬嶺之中,但來了一群『新的統治者』,強迫族人遷移到較低海拔的地區,集中居住。生活環境改變了,族人一直受到瘧疾、霍亂等新疾病的侵襲,部落裡的巫醫全都束手無策。」這些「新的統治者」是指:

(A) 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

(B) 福建省臺灣府官員

(C) 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

(D)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Answer explanation

清代是隔離統治,日治是遷徙,採取先武力,後皇民化的處理方式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28.荷蘭人佔有台灣期間,曾招徠漢人入台開墾土地,積極發展農業。荷蘭東印度公司負責提供土地、牛隻、耕具和水利設施,漢人以佃人身份向公司租用土地,其所有權屬於荷蘭王。此一制度稱作下列何者?

(A)屯田制度

(B)官田制度

(C)漢佃制度

(D)王田制度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近四百年來,台灣的住民受到外來政權的統治,其先後順序為何?①鄭成功父子  ②日本  ③清朝  ④荷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