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測驗-教材教法-104~103台北、中區

讀書會測驗-教材教法-104~103台北、中區

University

16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畢典遊戲

畢典遊戲

University

20 Qs

看聽轉牽走,情緒調節帶著走

看聽轉牽走,情緒調節帶著走

University

12 Qs

9/30本國觀光課後小測

9/30本國觀光課後小測

University

19 Qs

成語大挑戰

成語大挑戰

4th Grade - University

15 Qs

106防災教育素養4-6年級是非題

106防災教育素養4-6年級是非題

KG - University

12 Qs

112-2 Statistic First Class

112-2 Statistic First Class

University

15 Qs

106防災教育素養1-3年級選擇題

106防災教育素養1-3年級選擇題

KG - University

12 Qs

在 Input 與 Output 中實現 PBL 的魅力

在 Input 與 Output 中實現 PBL 的魅力

12th Grade - University

20 Qs

讀書會測驗-教材教法-104~103台北、中區

讀書會測驗-教材教法-104~103台北、中區

Assessment

Quiz

Other

University

Medium

Created by

柳 霽芳

Used 1+ times

FREE Resource

16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某師想利用具體情境引導學童理解「先乘再除」與「先除再乘」的結果相同,下列哪一個布題最適合?
每盒糖果有15顆,將7盒糖果平分給5人,每人可分到多少顆糖果?
每盒口香糖有2包,每包口香糖有7片,需買幾盒才會有56片?
有96個布丁,每4個布丁裝一盒,每6盒裝一箱,可裝成幾箱?
每盒裝5個蘋果,每6盒裝1箱,共裝了 8箱,問蘋果共有幾個?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有關「因數、倍數」部分的學習内容如下: 甲、認識兩數互質的意義 乙、能將分數約成最簡分數 丙、認識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 根據這些學習内容,最適當的教學安排順序為何?
甲—乙—丙
甲—丙—乙
丙—甲—乙
丙—乙—甲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學童需要利用許多各式各樣的球體、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等生活物品,進行推疊、滾動、觸摸,才能認識各種形體中的平面和 曲面。問學童的學習特徵是在「van Hiele幾何認知發展層次」的哪個層次?
視覺期
分析期
非形式演繹期
形式演繹期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有關量的操作活動,下列何者可用來檢驗學童具有該量的保留概念?
用剪刀將一張報紙裁成七塊,全部重新拼排組成一個圖案,報紙面積和圖案面積都一樣
用直尺測量一條繩子兩次,測量時不管繩的一端對齊直尺的哪一點,測量出來的長度都一樣
用公式來計算一個長方體積木的體積,無論用哪個邊當做長寬高,得到的體積都一樣
用天平比較兩塊黏土的重量,無論哪塊放在哪一邊,輕重比較的結果都一樣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教師引導學童在計算四則問題時,先觀察數字,再簡化計算;有一些學童的做法如下: 甲、208 + 52 + 48 = 208 + (52 + 48) = 208+100 乙、208-52-48 = 208-(52 + 48) = 208-100 丙、208X25X4=208X(25X4)=208X100 丁、208÷52÷2=208÷(52X2)=208÷104 問這些做法中,那些是用到「結合律」的性質?
只有甲、乙
只有甲、丙
只有丙、丁
甲、乙、丙、丁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Media Image
當學童學過十十乘法後,首次學習「乘數是二位數」的問題:「一盒巧克力有8塊,12盒巧克力有幾塊?」,有四位學童的解題紀錄 如下:這些解法的認知層次由低到高為何?

丙乙丁甲

丙丁乙甲

丁丙甲乙

丁丙以甲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Media Image
學童在解決「異分母分數的加法」時,常見的錯誤類型如下:有些教師是利用找27和9的公倍數,再通分求解來指導學童,事實上學童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一些分數概念如下: 甲、等分割的概念 乙、共測單位的概念 丙、整體單位量的概念 丁、部分與整體的概念 教師應強調哪二個最重要的概念,才能協助學童釐清此錯誤?

甲、丙

甲、丁

乙、丙

乙丁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