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四_第三次範文溫習小測_師說+廉頗藺相如列傳

中四_第三次範文溫習小測_師說+廉頗藺相如列傳

10th Grade

16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Mandarin 4 Frasa Bab 8 s.d 10

Mandarin 4 Frasa Bab 8 s.d 10

5th Grade - University

15 Qs

国庆日记 语法练习

国庆日记 语法练习

1st - 10th Grade

20 Qs

Bài tập về câu trong tiếng Trung

Bài tập về câu trong tiếng Trung

1st Grade - University

20 Qs

ทดสอบความรู้วันตรุษจีน

ทดสอบความรู้วันตรุษจีน

4th - 12th Grade

20 Qs

《在風中》小測

《在風中》小測

10th - 11th Grade

11 Qs

Daily Routine - Time Sentences YCT 2-3

Daily Routine - Time Sentences YCT 2-3

3rd - 10th Grade

14 Qs

六年级华文单元16

六年级华文单元16

1st Grade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2 Qs

HLHB 4A L1-L2

HLHB 4A L1-L2

10th Grade

12 Qs

中四_第三次範文溫習小測_師說+廉頗藺相如列傳

中四_第三次範文溫習小測_師說+廉頗藺相如列傳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10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Ada Kwok

Used 3+ times

FREE Resource

AI

Enhance your content

Add similar questions
Adjust reading levels
Convert to real-world scenario
Translate activity
More...

16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師說》︰以下哪一項是韓愈所提出的擇師準則?

年齡的大小

地位的高低

輩份的尊卑

聞道的先後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師說》︰「小學」和「大遺」分別指甚麼?

「小學」是指學會了句讀等小知識;

「大遺」是指不理解書中的大學問。

「小學」是指學習句讀等小知識;

「大遺」是指遺棄儒學的大道理。

「小學」是指只在小時候學習;

「大遺」是指長大了便不學習。

「小學」是指只有小人物會學習;

「大遺」是指士大夫便不學習。

3.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師說》︰以下哪些是第一段的內容重點和寫作手法?(可選多於一個答案)

韓愈以開門見山的手法引出主題,為下文奠定論述基礎。

第一段指出了老師的職責是「傳道、受業、解惑」。

第一段以舉例論證帶出從師學習的必要。

韓愈認為人不可能沒有疑惑,故有從師解惑之必要。

4.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師說》︰韓愈舉孔子向他人請教及「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為例,說明甚麼道理?(可選多於一個答案)

不需要有固定的一位老師

不一定要找比自己高明的人為師

有技藝專長和先悟道者可以為師

從師學習的對象愈多愈好

5.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師說》︰根據文章內容,為甚麼當時的士大夫不願意從師學習?(可選多於一項答案)

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學懂了句讀,便沒有甚麼可學的知識了。

他們認為年紀差不多的人,學問也相近,便沒有向對方求學的需要。

他們認為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師問學是羞恥的事。

他們擔心向官職比自己高的人求師問學是近乎諂媚的行為。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師說》︰以下哪一項不是韓愈寫這篇文章送給李蟠的原因?

嘉許李蟠能不拘於時俗,虛心從師。

彰顯自己才高八斗,能讓才子李蟠也佩服他而向他從師問學。

藉贈文予弟子去抨擊時人恥於從師的陋習。

藉贈文予弟子去提倡從師問學的風氣。

7.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師說》︰韓愈善用對比論證觀點,以下哪些是文中所呈現的對比?(可選多於一項答案)

以「古之聖人」虛心從師,對比「今之眾人」恥於從師,結果「聖益聖,愚益愚」。

以「童子句讀之學」對比「君子達道之學」,帶出時人不從師學習真正的道理和解決疑惑,結果「小學而大遺」。

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互相從師問學,對比「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結果「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以孔子身為聖人仍能向他人請教,對比時人不虛心從師,帶出恥於從師之弊。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