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9th - 12th Grade

9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Chinese For Tang

Chinese For Tang

5th Grade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1 Qs

地理 初二 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

地理 初二 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

9th Grade

13 Qs

高一地理测验·大气分层

高一地理测验·大气分层

11th Grade

10 Qs

地理(五) 北美洲人文

地理(五) 北美洲人文

9th Grade

10 Qs

地理 初一 第六章 增长中的人口

地理 初一 第六章 增长中的人口

9th Grade

14 Qs

Human Geography Ch1 Part1

Human Geography Ch1 Part1

11th Grade

12 Qs

Sangzhemu

Sangzhemu

10th - 12th Grade

4 Qs

初三 地理 第九章

初三 地理 第九章

9th Grade

11 Qs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Assessment

Quiz

Geography

9th - 12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Jinqiuyu Hao

Used 2+ times

FREE Resource

AI

Enhance your content

Add similar questions
Adjust reading levels
Convert to real-world scenario
Translate activity
More...

9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这首诗描述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

秋分

白露

立秋

霜降

Answer explanation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诗句中“一枕新凉一扇风”可知天气开始转凉,而“秋色无觅处”则说明秋天刚刚到来,可以判断诗句描述的是立秋这一节气。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对时令、气候、物侯等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其中反应气温变化的是(    )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小暑、大暑、小寒、大寒

Answer explanation

AB两选项中则反映的是四季的变化,四立是我国四季划分依据,欧美国家是天文四季(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划分);

D选项表示的是气温的变化,暑热寒冷的程度;

C选项中全为天气现象;答案选D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发明的。

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

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

冬季风增强,冷空气分批南下,带来多次降温

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

Answer explanation

过了白露后,季节开始进入秋季,冬季风的势力开始增强,冷空气气分批南下,带来多次降温,C正确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依据是(    )

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月亮的周年视运动

北极星的周年视运动

地球的周年视运动

Answer explanation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黄道是地球的公转轨道,因此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A正确。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

渭河平原

柴达木盆地

藏南谷地

珠江三角洲

Answer explanation

谚语说明该地区既种植小麦,又种植棉花。

选项中珠江三角洲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和基塘农业;

柴达木盆地和藏南谷地均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热量不足,不适宜种植小麦和棉花;

渭河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且为平原地形,适宜种植小麦和棉花。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45 sec • 1 pt

我国劳动人民根据二十四节气总结出了很多谚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清明竹笋出,谷雨笋出齐

寒露早,白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Answer explanation

C选项谚语正确的表述应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与诗句“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中所描述的时间日出方位相同的是(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处暑无三日,新凉值万金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Answer explanation

与霜降时间日出方位相同的是以冬至为对称的节气,此节气为雨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选A选项。

8.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立春和雨水两节气之间(    )

华北平原进入雨季

浙闽丘陵茶树萌发

赤道太阳高度变大

地球公转速度渐快

Answer explanation

根据地球的运动规律可知,立春的时间在2月4日前后,雨水的时间是在2月19日前后。华北地区的雨季是在78月份,华北地区还没有进入雨季,故A错误;

此时段是我国的春季的开始,我国的浙闽丘陵地区茶树开始萌芽,所以选B选项。

这两个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逐渐向北移动,赤道上的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故C正确;

地球正逐渐向远日点(7月初)移动,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变慢,故D错误;

9.

FILL IN THE BLANK QUESTION

1 min • 1 pt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是(    )

Answer explanation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