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啟思文言冊問答題

<師說>啟思文言冊問答題

10th Grade

36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Ag careers

Ag careers

9th Grade - University

37 Qs

高一下學期期末考

高一下學期期末考

10th Grade

35 Qs

出師表

出師表

10th - 12th Grade

36 Qs

《師說》語譯練習

《師說》語譯練習

10th Grade

41 Qs

修辞

修辞

1st Grade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40 Qs

《六國論》第一部分

《六國論》第一部分

10th - 12th Grade

33 Qs

第五人格求生者配對

第五人格求生者配對

KG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31 Qs

2/2564 中国文化期末考试

2/2564 中国文化期末考试

7th - 12th Grade

40 Qs

<師說>啟思文言冊問答題

<師說>啟思文言冊問答題

Assessment

Quiz

Other

10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CHI LPY

Used 4+ times

FREE Resource

36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師說》屬「說」一類,這類文體的寫作目的是甚麼?「說」的寫作目的:

用以說明道理

用以記敘事情

用以向君主陳述意見

用以抒發感情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師說》中韓愈提出「古之聖人」和「今之眾人」的不同表現,運用了甚麼論證方法?

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

引用論證

舉例論證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師說》中韓愈提出「古之聖人」和「今之眾人」的不同表現,他以此論證甚麼觀點?試加以說明。

*他以具有過人智慧的古聖人尚且願意從師學習,對比當時社會上智慧低於古聖人的一般人卻恥於從師學習,

*結果聖人更加有智慧,一般人更加愚昧,

*藉此論證擇師的條件。

*他以具有過人智慧的古聖人尚且願意從師學習,對比當時社會上智慧低於古聖人的一般人卻恥於從師學習,

*結果聖人更加有智慧,一般人更加愚昧,

*藉此論證今人的資質比不上聖人。

*他以具有過人智慧的古聖人尚且願意從師學習,對比當時社會上智慧低於古聖人的一般人卻恥於從師學習,

*結果聖人更加有智慧,一般人更加愚昧,

*藉此論證從師學習的重要。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韓愈在《師說》中對士大夫的哪些行為表示大惑不解?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

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韓愈在《師說》中對士大夫的哪些行為表示大惑不解?試加以說明。

以下何者是答案要點:

1.士大夫挑選老師來教導兒子句讀,自己卻把求師視為可恥的事。

2.他們認為不懂句讀這些小問題要請教老師,卻認為有疑難不能解決這些大問題不用請教老師。

3.士大夫採取這種不聰明的做法,使韓愈感到大惑不解。

4.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聖人成爲聖人的原因,愚人成爲愚人的原因。

1,2

2,3,4

1,2,3

1,3,4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第5段)

  (1) 試根據以上引文,說明士大夫的身份及他們的表現怎樣造成「師道之不復」的後果。以下何者是答案要點:

1.士大夫是社會上地位較高的人,他們的行為對社會風氣有很大影響。

2.連讀書做官的人也不從師學習,從師的風氣當然不再存在。

3.請老師教教他們的弟子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並不是學習道理

4.他們聽到別人談論老師、弟子的事,就聚在一起譏笑,令有意從師的人因為害怕被人譏笑而不敢從師學習,使從師的風氣不能恢復。

1,3,4

1,2,4

1,2,3

2,3,4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第5段)

 

  (2) 韓愈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來描寫士大夫的行為?

誇飾

設問

反襯

示現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