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年歷史科學科能力測驗

Quiz
•
History
•
12th Grade
•
Medium
陳 宇強
Used 1+ times
FREE Resource
36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Answer explanation
呂宋是菲律賓群島中最大的島,史書多以呂宋代稱此區;依題幹可知,佛郎機人以武力控制呂宋後,並透過呂宋與中國通商貿易。(A)十三世紀為中國宋、元時期,此時來華的阿拉伯商人聚集在廣州、泉州等地,可直接與中國貿易,非正解;(B)十五世紀的義大利商人,主要經營地中海貿易,其前往東方的交通受阻於鄂圖曼帝國,與敘述不符,故亦不選;(C)十六世紀初,西班牙人自麥哲倫船隊行經菲律賓之後,陸續來到此地,並以此地為據點與當時仍為鎖國狀態的中國(明朝)進行貿易,與題幹所述相符,為正解;(D)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實行廣州一口通商,英格蘭商人可在華貿易,不必由呂宋轉進;鴉片戰爭後開放五口通商,更加放寬貿易限制,非正解。「佛郎機」原為阿拉伯商人對歐洲人的稱呼,中國人便隨其稱呼首先來華貿易的葡萄牙人為佛郎機人,然中國人分不清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區別,所以也混稱西班牙人為佛郎機人。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Answer explanation
根據題幹可知,當時東北亞地區發生衝突,且美國官員認為應積極保護臺灣與太平洋的安全。對照選項,(B)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因臺灣戰略位置重要,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更於1954年與臺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維持臺灣海峽中立化原則,故(B)為正解。(A)1947年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僅由國民政府派兵鎮壓,美國並未介入;(C)1971年我國退出聯合國肇因於美國希望拉攏中共,以對抗蘇聯;(D)1978年的中美斷交,則因美國宣布將與中共建交,不再承認中華民國。(A)、(C)、(D)的敘述皆與題幹不符,故不選。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Answer explanation
題幹中,君主所稱的「前朝」因面臨「出兵遼東」、「民變」、「清剿海盜」等事,不斷地加稅,導致民生陷入困境。檢視各選項:(A)的前朝為隋,曾用兵遼東(高麗),隋末亦有大規模民變,(B)的前朝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以遼東地區的契丹人為主要外患,可是隋與後周並無嚴重海盜問題,故均非正解;(C)的前朝為元,元末雖有大規模民變,但遼東各部族臣服於蒙古人統治,因此無出兵遼東的情形,與題幹所述不符;(D)的前朝為明,明末同時面臨了遼東邊患、東南沿海倭寇、大規模民變等問題,導致財政吃緊而加徵許多苛捐雜稅,失了民心卻仍無法挽救危局。滿清入關後,為懷柔漢人,廢除苛捐雜稅,大幅減輕人民負擔,答案為(D)。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Answer explanation
使徒彼得是羅馬教會的第一任主教,也被認為是第一位教宗,根據題幹所述,此人「自認是使徒彼得的繼承人」,且有授予大主教職位、為皇帝加冕、接待諸侯、甚至罷免皇帝的權力,可知此人的身分應為教宗,故選(B)。十一世紀時,由於王權提升與教會內部改革,使得政教關係惡化,教宗格列哥里七世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之間衝突激烈,格列哥里七世不斷重申教權,並宣稱教宗是基督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A)、(D)為君主,無為皇帝加冕、罷免皇帝的權力;(C)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未自認是使徒彼得的繼承人。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Answer explanation
從題幹中得知此位作家在1913年「剪辮子」,並被要求進入學校後說「國語」。(A)、(B)、(C)此時正值中華民國建立,「剪辮改西服」為社會上熱衷的西化運動之一,但並未強制要求,語言方面官方也未有強制規定,與題幹不符,故不選;(D)1913年臺灣正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題幹描述「剪辮子痛哭流涕」的過程,符合當時大多數臺人不願受日本殖民統治的情形。此外,總督府要求臺人說國語,也可知這是當時學校實施國語(日語)教學的狀況。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Answer explanation
孔子表示:「無論是夏朝的禮樂,或是殷朝的禮樂,自己都能說得出來,不過杞國(夏朝後人的封地)、宋國(殷朝後人的封地)卻沒有可以證明的相關文字典籍留下,以至於沒有可信的資料證明自己所說。」此段話顯示夏、殷兩朝皆未留下文字典籍,因此夏、殷(商)兩代的歷史空白就不可能從文字典籍中得出,必須從實物遺跡中了解,而相關的考古技術直到二十世紀初才用於中國,故選(D)。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Answer explanation
題幹關鍵字為「科舉」、「士而成功也十之一,賈而成功者十之九」,表示當時已實施科舉制度,且蘇州商業繁盛。檢視各選項:(A)東漢尚無科舉制度,可刪去;(B)、(C)唐宋時期雖已有科舉制度,但蘇州仍以農業發展為主,宋代更有「蘇常熟,天下足」之諺,與題幹所述不符,故非正解;(D)江南地區歷經南宋、明代的開發,至明末已是商業蓬勃發展、人口稠密之處,連帶著文教也頗興盛,所以科舉競爭激烈。不過因為江南地區商業發達,為屢試不第的秀才、生員提供了「投筆從商」的良好環境,故答案為(D)。題幹引自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的觀點,顯現當時蘇州商業發展興盛,從商比當官更容易的情形。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Similar Resources on Quizizz
34 questions
歴史総合例題60-65頁

Quiz
•
12th Grade
40 questions
113-1台灣史

Quiz
•
3rd Grade - University
35 questions
初一历史测验

Quiz
•
5th - 12th Grade
40 questions
歷史九下第一ˋ次段考

Quiz
•
1st Grade - University
40 questions
1121212 九年級歷史5-1 5-2 測驗 地理大發現

Quiz
•
9th - 12th Grade
31 questions
1121003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第一章複習

Quiz
•
9th - 12th Grade
32 questions
1121213 九年級歷史6-1 科學革命

Quiz
•
9th - 12th Grade
34 questions
秘密特訓

Quiz
•
12th Grade
Popular Resources on Quizizz
15 questions
Multiplication Facts

Quiz
•
4th Grade
25 questions
SS Combined Advisory Quiz

Quiz
•
6th - 8th Grade
40 questions
Week 4 Student In Class Practice Set

Quiz
•
9th - 12th Grade
40 questions
SOL: ILE DNA Tech, Gen, Evol 2025

Quiz
•
9th - 12th Grade
20 questions
NC Universities (R2H)

Quiz
•
9th - 12th Grade
15 questions
June Review Quiz

Quiz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 questions
Congruent and Similar Triangles

Quiz
•
8th Grade
25 questions
Triangle Inequalities

Quiz
•
10th - 12th Grade
Discover more resources for History
40 questions
Week 4 Student In Class Practice Set

Quiz
•
9th - 12th Grade
40 questions
SOL: ILE DNA Tech, Gen, Evol 2025

Quiz
•
9th - 12th Grade
20 questions
NC Universities (R2H)

Quiz
•
9th - 12th Grade
25 questions
Triangle Inequalities

Quiz
•
10th - 12th Grade
65 questions
MegaQuiz v2 2025

Quiz
•
9th - 12th Grade
10 questions
GPA Lesson

Lesson
•
9th - 12th Grade
15 questions
SMART Goals

Quiz
•
8th - 12th Grade
45 questions
Week 3.5 Review: Set 1

Quiz
•
9th - 12th G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