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師說〉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10th - 12th Grade

19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公函练习(邀请)

公函练习(邀请)

10th - 11th Grade

16 Qs

TEST-9

TEST-9

9th Grade - University

15 Qs

12篇溫習《始得西山宴遊記》

12篇溫習《始得西山宴遊記》

10th - 12th Grade

20 Qs

六國論

六國論

12th Grade

20 Qs

出師表

出師表

10th Grade

15 Qs

《師說》複習(遲交)

《師說》複習(遲交)

10th Grade

20 Qs

項脊軒志

項脊軒志

10th Grade

20 Qs

國二新興第二次國文段考複習

國二新興第二次國文段考複習

2nd - 10th Grade

17 Qs

〈師說〉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師說〉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10th - 12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Mei Shun Cheung

Used 26+ times

FREE Resource

19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以下各個《師說》的句子中,哪一句中「師」字的含意與其他的不同?

吾從而師之。

則恥師焉。

或師焉,或不焉。

師不必賢於弟子。

Answer explanation

「師不必賢於弟子」中的「師」作名詞,意思是「老師」,其餘句子中的「師」皆作動詞。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師說》中,韓愈認為當時的士大夫有「小學而大遺」的毛病。句中的「小」和「大」分別是指甚麼?

「小」是指小孩;「大」是指大人。

「小」是指句讀;「大」是指疑惑。

「小」是指讀書;「大」是指學問。

「小」是指一般人;「大」是指聖人。

Answer explanation

原句為「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學而大遺」,可見「小」是指「句讀」,「大」是指「疑惑」。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試根據以下《師說》引文,指出「笑之」、「問之」的「之」字分別指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從師學習的人;取笑別人的人。

取笑別人的人;從師學習的人。

古之聖人;今之眾人。

今之眾人;古之聖人。

Answer explanation

「笑之」是取笑從師的人(曰師、曰弟子云者);「問之」是指詢問取笑別人的人。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韓愈以孔子「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說明甚麼道理?

(1) 不一定要找比自己高明的人為師。

(2) 從師學習的對象愈多愈好。

(3) 每個人都有需要改善之處。

(4) 有技藝專長和先悟道者可以為師。

(1)、(3)

(1)、(4)

(2)、(3)

(3)、(4)

Answer explanation

韓愈引用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思是到處都有值得學習的對象,我們應勇於向人請教,取長補短,所以有技藝專長和先悟道者便可以為師,我們不一定要找比自己高明的人為師。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試根據《師說》一文,判斷以下陳述。

(1) 韓愈認為士大夫不應該為兒子擇師學習句讀。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Answer explanation

韓愈只是認為學習句讀遠不及學習道理來得重要,故認為士大夫的行為令人費解,但沒有否定士大夫為兒子擇師學習句讀一事。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試根據《師說》一文,判斷以下陳述。

(2) 韓愈認為士大夫不願從師學習,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社會低下階層才會做的事。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Answer explanation

韓愈指出士大夫恥於從師學習,是因為他們認為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學習是羞恥,向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學習則近於阿諛奉承,跟社會低下階層人士的做法無關。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試根據《師說》一文,判斷以下陳述。

(1) 韓愈引用孔子「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論證老師也可能是無才無德之人。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Answer explanation

韓愈是想借孔子的話論證老師的才德未必全都勝過學生,但更早領會道理或有技藝專長的人才能為師,說明老師應有某種「才」或「德」。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