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歷史2上1-6

國中歷史2上1-6

7th - 9th Grade

18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國中公民3下L3__

國中公民3下L3__

7th - 9th Grade

16 Qs

國中社會2下3-6_

國中社會2下3-6_

7th - 9th Grade

20 Qs

國中自然2下4-1_

國中自然2下4-1_

7th - 9th Grade

15 Qs

谚语

谚语

1st - 12th Grade

20 Qs

四年级设计与工艺 单元一

四年级设计与工艺 单元一

1st - 12th Grade

15 Qs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与食物网

1st - 12th Grade

20 Qs

國中社會1下2-3日治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國中社會1下2-3日治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7th - 9th Grade

20 Qs

運算思維二

運算思維二

8th Grade

15 Qs

國中歷史2上1-6

國中歷史2上1-6

Assessment

Quiz

Fun

7th - 9th Grade

Practice Problem

Medium

Created by

Tang Da

Used 43+ times

FREE Resource

AI

Enhance your content in a minute

Add similar questions
Adjust reading levels
Convert to real-world scenario
Translate activity
More...

18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萬國公報》的創辦者林樂知長期在華工作,林樂知的同事曾表示他「每日上午在廣方言館教英文,午後赴江南製造局翻譯外文書,夜間編輯報紙,主日則到處布道。十年間從末有片刻閒暇。」林樂知也提到「長達四年之久,我們收不到母會分文,也接不到親友片紙隻字。全家生計陷入窘局,起初靠典賣教會物資暫時維持。然而此舉終非長久之計,為了養活妻兒,只能暫時擱下宣教正務,抽身出外工作賺取工錢。」關於《萬國公報》與林樂知的敘述,下列何者說明合乎真實狀況?

林樂知辦報之初側重維持生活所需
長期辦理《萬國公報》,均以傳教為具體目標
《萬國公報》後更名為《教會新報》,才開始側重傳教
《萬國公報》後期內容重視介紹西方相關知識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這個地方是自《南京條約》以來出現的「國中之國」,在晚清時期成為中國接觸世界的窗口。請問:下列關於當時上海該區內的描述何者正確?

義和團的拳民在此區內殺人
各國的公使館皆位於此區內
領事裁判權是因此區而出現
自來水或電燈進入市民生活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念,現代的臺灣若回溯過往二十年來的髮型、裝容、服裝,也可以看到相當不同於今天的審美,很難想像短短二十年內的審美差異會如此之多。請問:清朝末年的審美觀開始有較大轉變,最可能是從何處開始興起?

朝廷內部
通商口岸
各國使館
官宦之家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自古以來,能夠享受遊園之樂的多為官宦富豪。因此,曾在西元1876~1881年間出使歐洲的中國官員,對國外可供平民遊憩的「公園」感到印象深刻。而在這個官員回國後不久,上海於西元1886年在租界內出現了全中國第一座歐式公園。請問:關於這座公園的敘述,何者正確?

這座公園應該是清政府在看完該官員報告之後下令建造的
這座公園應該是生活在當地的西方僑民所建造的
為了維護治安,中國政府會派警察在公園巡邏
當時的中國人把去「公園」遊憩視作低俗媚外的行為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Media Image

今天臺灣的首善之都通常指臺北,作為政治與經濟中心,與國際商業往來最頻繁。而在中國,另一座城市雖非今日的首都,卻能見證近現代一百八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沒有《南京條約》就沒有這座城市。請問:該城市位於附圖中的哪個地點?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上海簡稱「滬」,是中國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早在清朝末年,上海就已經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請問:上海之所以成為清末的通商口岸,是因為下列哪個條約?

《北京條約》
《天津條約》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5 pts

「中國大陸最早的○○種植則始於雲南,是在二十世紀初,一個法國傳教士將第一批○○苗帶到雲南的賓川縣。此外,○○作為舶來品在上海租界興起。不少愛趕時髦的上海人也開始去嘗試,可剛起頭並不習慣○○的苦味,並稱其味道『沒想到像咳嗽藥水一樣難喝』。不過,慢慢的隨著西餐在上海灘的普及,○○也逐漸為大多數人所接受。」請問:上文中的○○應該是指下列何者?

咖啡
可樂
鴉片
紅茶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