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仁、論孝、論君子〉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論仁、論孝、論君子〉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10th - 12th Grade

14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九流十家

九流十家

10th Grade

10 Qs

《六國論》

《六國論》

12th Grade

11 Qs

《論孝》

《論孝》

10th - 12th Grade

14 Qs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

9th - 12th Grade

10 Qs

六國論(內容篇+手法)

六國論(內容篇+手法)

10th - 12th Grade

16 Qs

中五學段三第3次小測六國論

中五學段三第3次小測六國論

10th - 12th Grade

18 Qs

孟子——課後測驗

孟子——課後測驗

10th Grade

10 Qs

論仁默寫

論仁默寫

10th - 12th Grade

10 Qs

〈論仁、論孝、論君子〉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論仁、論孝、論君子〉網上練習(5B中文暑期自願補課計劃)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10th - 12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Mei Shun Cheung

Used 3+ times

FREE Resource

14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根據《論仁》,下列哪一項不是「仁者」所具備的特質?

隨心之所安而實踐仁德。

願意犧牲性命來成全仁義。

明白行仁的好處而實踐仁德。

不接受以不當方法獲得的富貴。

Answer explanation

明白行仁的好處而實踐仁德的不是仁者,而是「知者」。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試摘錄《論仁》中能概括行仁的綱領的句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克己復禮為仁。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

Answer explanation

「克己復禮為仁」的意思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能概括行仁的綱領。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試根據《論仁》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

(1) 只有仁者明白實行仁德的好處,然後實踐。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Answer explanation

孔子認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即指仁者實行仁德就安心,而聰明的人認識到實行仁德的好處,於是實行仁德。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試根據《論仁》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

(2) 君子要成就聲名,必須時刻堅持仁德。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Answer explanation

孔子認為「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即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會離棄仁德,無論時間怎樣倉卒、處境怎樣貧困,都仍會堅持仁德。孔子還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意思是君子拋棄了仁德,就不能成就君子的聲名。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根據《論孝》,樊遲和子游問孝時,孔子認為身為子女應着重下列哪些方面?

(1)供養 (2)敬意 (3)禮節 (4)服從

(1)、(2)

(1)、(4)

(2)、(3)

(2)、(4)

Answer explanation

孔子對子游說,只是供養父母但對父母不恭敬,跟飼養狗、馬沒有分別,可見他認為供養父母須具敬意;孔子對樊遲說,父母健在時,依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父母去世,依規定的禮節安葬他們、祭祀他們。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在《論孝》中,孟懿子、樊遲和子游問孝,孔子給他們不同的答案,突顯了孔子的甚麼教育理念?

不恥下問。

因材施教。

有教無類。

多聞闕疑。

Answer explanation

孔子因應學生的身份、背景、性格、資質等給予不同的答案,讓學生容易明白、實踐,可見他是因材施教。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2 pts

孔子在《論孝》中對以「能養」為孝的看法,表達了甚麼意見?

(1) 不恭敬父母,與飼養犬馬無別。

(2) 無論生或死,對父母必須守禮。

(3) 供養父母時,須善待直到終老。

(4) 侍奉父母時,必須抱尊敬態度。

(1)、(4)

(2)、(4)

(1)、(2)、(4)

(2)、(3)、(4)

Answer explanation

原文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