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L8

八國L8

1st Grade

8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變強十年大問答

變強十年大問答

KG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0 Qs

國小自然4上3-2

國小自然4上3-2

1st - 6th Grade

10 Qs

國小自然6下3-2__

國小自然6下3-2__

1st - 6th Grade

10 Qs

國小自然3下1-2

國小自然3下1-2

1st - 6th Grade

10 Qs

Yi Patch DFS課堂小遊戲

Yi Patch DFS課堂小遊戲

1st - 5th Grade

10 Qs

優良員工大賽

優良員工大賽

1st Grade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3 Qs

LAP Training 隨堂測驗

LAP Training 隨堂測驗

1st - 3rd Grade

10 Qs

劉芮阿岑

劉芮阿岑

1st Grade

10 Qs

八國L8

八國L8

Assessment

Quiz

Fun

1st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張家寧 張家寧

Used 4+ times

FREE Resource

8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生命中的碎珠:「能不能掌握、利用它們,讓每天的生活更加充實,就全靠我們自己了。」與文中哪一文句相呼應?

(A)我們還能懷疑這不是個節奏迅速、步履匆忙的時代嗎

(B)我相信治國的本領,不在頭皮上面,而在頭皮下面

(C)點點滴滴的時間,都可能是致勝的關鍵,值得我們加以珍惜、爭取

(D)沒有一樣事物,比現在的按鍵電話更能具體地說明這是一個分秒必爭的世界了。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在一個空無一物的箱子裡,我們最初可以放進一些大石頭,等到再也放不進大石頭時,餘下的空隙,我們可放進不少小石頭;當小石頭已放滿時,還可容納許多細沙;等到細沙也把箱子裡所有空間都填實了,我們仍可再注入不少清水……」關於本句的理解,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每個人擁有的時間就如同箱子的空間一樣無限

(B)安排事情的順序應該從「重要」到「不重要」

(C)清水是維持生命必需品,所以象徵最重要的事情

(D)時間管理的方法在於專心致志、不分心。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下列有關於生命中的碎珠一文各項例證說明,何者正確?

(A)以電腦的演進的事例,說明講求效率是趨勢

(B)舉胡適的詩作為例,說明從容生活的必要

(C)舉甘迺迪總統會面空擋的事例,說明如何把握時間

(D)舉陶淵明「三上」,說明靈感來源來自生活之中。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治國的本領,不在頭皮上面,而在頭皮下面。」關於本句的理解,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勉勵人人都應有經世濟民的理想

(B)外在表象的經營可以讓人更接近成功

(C)治國靠的是內在的涵養與智能

(D)說明時間不偏私,給予勤奮者榮耀。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下列有關於陳幸蕙的介紹,下列何者錯誤

(A)作品以新詩為主,兼及散文與小說

(B)散文構思細膩靈巧,文字清晰真摯

(C)內容重在表達生活的情味與對生命的熱愛

(D)曾擔任教職,現專職從事寫作。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對於甘迺迪總統於接見訪客空檔閱讀的行為,下列何者詮釋最正確?

(A)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B)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C)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D)謂學不暇給者,雖暇亦不能學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有關生命中的碎珠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有

(A)本文開頭採「開門見山法」,點出生命是無數破碎的時間的組合

(B)通篇文章以「夾敘夾議」的方式,強調善用零碎時間的重要

(C)文章中列舉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藉以闡揚「善用時間」之觀念

(D)文末以譬喻說理,勗勉讀者要積極充實人生。

8.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2 mins • 1 pt

「因此,能掌握時間——尤其是零碎時間——的人,往往也都是令人欽佩仰慕的智者、成功者。」文中使用「夾注號」的目的為何?

(A)語氣轉折

(B)補充說明

(C)聲音延長

(D)節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