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6-2 戰後的政治、社會運動-108

第一冊6-2 戰後的政治、社會運動-108

10th - 12th Grade

2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 工業革命前

奇卜藝術分科戰士 工業革命前

12th Grade - University

20 Qs

【初二历史】单元1 填充题 复习

【初二历史】单元1 填充题 复习

7th - 12th Grade

18 Qs

3-2 台灣服飾的發展與流行時尚 練習一

3-2 台灣服飾的發展與流行時尚 練習一

10th Grade

25 Qs

初一孝历史(黄河文明/佛教/基督教)

初一孝历史(黄河文明/佛教/基督教)

1st - 12th Grade

20 Qs

準決賽第三輪訓練——世界史

準決賽第三輪訓練——世界史

9th - 12th Grade

20 Qs

中国历史测试题

中国历史测试题

12th Grade

15 Qs

四年级单元8

四年级单元8

10th Grade

15 Qs

408歷史益智王大挑戰

408歷史益智王大挑戰

9th - 12th Grade

20 Qs

第一冊6-2 戰後的政治、社會運動-108

第一冊6-2 戰後的政治、社會運動-108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10th - 12th Grade

Hard

Created by

陳裕升 陳裕升

Used 3+ times

FREE Resource

2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該份雜誌雖然不滿蔣介石與國民黨以「非常時期」為由加強統治,但因為本身反共的立場,使其接受了戒嚴的狀態,然而它對政治結社的『組黨』與新聞自由的『報禁』,十一年間縱使訴求有所調整,理念堅持卻始終一致。」請問此文可能是針對哪份雜誌的評價?\

中國時報

臺灣民報

美麗島雜誌

自由中國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著名英文文法作者柯旗化曾兩度被捕入獄。1951年,先是被查獲一本唯物辯證法而認定「思想左傾」而入獄。1960年之際,特務以其名字「旗化」為由,認定他要「使國旗變化」,即以「預備叛亂」罪嫌被捕。柯旗化一生共被監禁十七年。在晚年回憶錄臺灣監獄島中回憶道:「當時臺灣就是一個大監獄。」請問下列選項最符合柯旗化的經歷?

轉型正義

清算鬥爭

有限民主

白色恐怖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1990年3月16日,9名臺灣大學學生拉著「我們怎能再容忍七百個皇帝的壓榨」的白布條,在中正紀念堂前靜坐抗議,掀起解嚴後第一場大規模學生運動的序幕。請問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抗議者提出「解散立法院」、「廢除臨時條款」等訴求

學運爆發的背景為國民黨二月爆發的「主流」與「非主流」政爭,以及立法院自行擴權通過委員任期延長為九年

時任總統李登輝派出大量警力,驅離抗議學生

學運所標舉的政治民主化基本訴求,使臺灣在十年內陸續完成國家民主化與政權和平轉移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自1990年代開始,臺灣開放有線電視系統成立,採分區經營。然而各區的有線電視系統多為獨占或雙占經營,且已劃分好各自經營範圍。而這些業者多半亦經營諸多頻道,形成上下一條龍,在已獨占的市場推銷自己的頻道。請問這樣的狀況顯示出何種社會問題?

境外資金難以影響國內閱聽人的收視頻道

媒體壟斷市場,決定閱聽人的收視

主流媒體易經營不善

名為開放,實仍為政府把持所有有線電視系統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臺灣在威權統治時代,政治幾乎全都掌握在國民黨手中,只要是國民黨提名,大多會選上,直到□□事件後,臺灣地區的「黨外」勢力開始迅速擴大,且因此帶動了整個桃竹苗地區權力結構的轉變。請問這是指那一事件?

二二八事件

中壢事件

美麗島事件

三月學運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979年12月,一家雜誌社在高雄舉辦一場人權紀念會。由於政府禁止集會遊行,當晚卻有三萬人邊喊口號邊遊行,當場就和維持秩序的軍警人員發生衝突。後來,主導活動的幾位人員都被法院判了不少年的刑期。這家雜誌社所出版的雜誌是 ?

美麗島

自由中國

文星

大學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 mins • 1 pt

1991年立法院廢除懲治叛亂條例,1992年修正刑法第一百條,將「叛亂」從「意圖」修改為「以強暴、脅迫方式」。請問刑法第一百條修正所呈現的歷史意義為何?

白色恐怖的結束

戒嚴的解除

法治的確立

結束一黨專政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