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與儒林外史

小說與儒林外史

10th Grade

2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Food Names and Preference

Food Names and Preference

KG - 12th Grade

17 Qs

选择正确的答案

选择正确的答案

KG - 12th Grade

15 Qs

短语类型

短语类型

7th - 10th Grade

20 Qs

5年级华文 笑谈端午

5年级华文 笑谈端午

1st - 10th Grade

17 Qs

NB Cycle 3 Quiz 1

NB Cycle 3 Quiz 1

9th - 12th Grade

15 Qs

Name of month in Chinese

Name of month in Chinese

4th - 12th Grade

20 Qs

Mandarin: Hobby & Appearance

Mandarin: Hobby & Appearance

10th Grade

16 Qs

道德经

道德经

7th - 10th Grade

15 Qs

小說與儒林外史

小說與儒林外史

Assessment

Quiz

World Languages

10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kineco Chang

Used 3+ times

FREE Resource

AI

Enhance your content

Add similar questions
Adjust reading levels
Convert to real-world scenario
Translate activity
More...

2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張潮《幽夢影》:「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若依照張潮的說法,再搭配符合該時令盛開的賞花行程,下列何者較為適當?

賞荷時讀《春秋》

賞桃時讀《楚辭》

賞梅時讀《道德經》

賞菊時讀《孟子》

2.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1 min • 1 pt

下列關於中國古典小說的敘述,何者正確?

小說一詞,見於《莊子‧外物》,當時是指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 

六朝筆記小說如《世說新語》多零星記事,直至唐傳奇始有完整結構。

章回小說如《三國演義》、《金瓶梅》皆從宋元話本改編而來。 

中國小說相較詩歌發展較晚,章回小說直至元末明初才漸出。

《西遊記》同時是「四大奇書」與「六大才子書」之一。

3.

MULTIPLE SELECT QUESTION

2 mins • 1 pt

閱讀下文,選出解說適當的選項:

在中國小說史上,明清兩代出現的眾多章回小說,無疑最值得誇耀。唐人傳奇、「三言」「二拍」或者《聊齋誌異》,比起《三國》、《水滸》、《西遊》來,無論社會影響還是藝術感召力,都相形見絀。至於官府查禁,以及文人爭論不休的,也正是此類「不登大雅之堂」而又生機勃勃的章回小說。明清兩代的章回小說,就其寫作過程而言,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故事原型經由數百年演變,不斷豐富與成熟,最後由某位作家寫定;一是縱然有所憑藉,但基本上由文人獨立完成。前者可舉出《甲》與《乙》;後者則有《丙》與《丁》為證。(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

《丙》與《丁》可能是《儒林外史》與《紅樓夢》

作者認為〈鶯鶯傳〉、〈離魂記〉等作品整體表現不及四大奇書

《聊齋誌異》屬於章回小說,長期受到官府查禁與文人爭論不休

《甲》與《乙》的前身可能是《三國志平話》與《大宋宣和遺事》

《甲》與《乙》為《三國演義》與《水滸傳》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下列關於本文的分析,何者錯誤?

一連過了幾天,女婿竟不在了,王玉輝大哭了一場。女兒哭的天愁地慘,候著丈夫入過殮,出來拜公婆和父親,道:「父親在上,我一個大姐死了丈夫,在家累著父親養活;而今我又死了丈夫,難道又要父親養活不成?父親是寒士,也養活不來這許多女兒!」王玉輝道:「你如今要怎樣?」三姑娘道:「我而今辭別公婆、父親,也便尋一條死路,跟著丈夫一處去了!」公婆兩個聽見這句話,驚得淚下如雨,說道:「我兒,你氣瘋了?自古『螻蟻尚且貪生』,你怎麼講出這樣話來?你生是我家人,死是我家鬼。我做公婆的,怎的不養活你,要你父親養活?快不要如此!」三姑娘道:「爹媽也老了,我做媳婦的不能孝順爹媽,反累爹媽,我心裡不安,只是由著我到這條路上去罷!只是我死還有幾天工夫,要求父親到家替母親說了,請母親到這裡來,我當面別一別,這是要緊的!」王玉輝道:「親家,我仔細想來,我這小女要殉節的真切,倒也由著他行罷。自古『心去意難留』。」因向女兒道:「我兒,你既如此,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難道反攔阻你?你竟是這樣做罷。我今日就回家去,叫你母親來和你作別。」

親家再三不肯。王玉輝執意,一徑來到家裡,把這話向老孺人說了。老孺人道:「你怎的越老越獃了!一個女兒要死,你該勸他,怎麼倒叫他死?這是甚麼話說!」王玉輝道:「這樣事,你們是不曉得的。」老孺人聽見,痛哭流涕,連忙叫了轎子,去勸女兒,到親家家去了。王玉輝在家,依舊看書寫字,候女兒的信息。老孺人勸女兒,哪裡勸得轉。一般每日梳洗,陪著母親坐,只是茶飯全然不吃。母親和婆婆著實勸著,千方百計,總不肯吃。餓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親看著,傷心慘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抬了回來,在家睡著。又過了三日,二更天氣,幾個火把,幾個人來打門,報道:「三姑娘餓了八日,在今日午時去世了。」老孺人聽見,哭死了過去;灌醒回來,大哭不止。王玉輝走到床面前,說道:「你這老人家真正是個獃子!三女兒他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他怎的?他這死的好,只怕我將來不能像他這一個好題目死哩!」因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大笑著,走出房門去了。(節錄自《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婦殉夫 泰伯祠遺賢感舊」)

王玉輝認為女兒殉節是「青史上留名的事」,可見他是個

思想僵化的腐儒。

三姑娘不願「累著父親養活」,作者盛讚三姑娘至情至孝,

為後世貞女典範。

王玉輝對女兒之死大笑「死得好」,反映人性遭嚴重扭曲

的禮教社會。

作者要諷刺、譴責的,不只是某一個個體,而是藉此以小

見大。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下列何者是本文主旨?

前情提要:嚴貢生的弟弟嚴二爺去世,嚴二爺的家人請親友回來弔喪,其中包括嚴貢生、以及嚴二爺的妻舅王氏兄弟……

看看鬧過頭七,王德、王仁科舉回來了,齊來弔孝,留著過了一日去。又過了三四日,嚴大老官也從省裡科舉了回來。幾個兒子都在這邊喪堂裡。大老爹卸了行李,正和渾家坐著,打點拿水來洗臉﹔早見二房裡一個奶媽,領著一個小廝,手裡捧著端盒和一個氈包,走進來道:「二奶奶頂上大老爹,知道大老爹來家了,熱孝在身,不好過來拜見。這兩套衣服和這銀子,是二爺臨終時說下的,送與大老爹做個遺念。就請大老爹過 去。」

嚴貢生打開看了,簇新的兩套緞子衣服,齊臻臻的二百兩銀子,滿心歡喜,隨向渾家封了八分銀子賞封,遞與奶媽,說道:「上覆二奶奶,多謝。我即刻就過來。」打發奶媽和小廝去了,將衣裳和銀子收好,又細問渾家,知道和兒子們都得了他些別敬,這是單留與大老官的。

問畢,換了孝巾,繫了一條白布的腰絰。走過那邊來。到柩前叫聲「老二」乾號了幾聲,下了兩拜。須臾,舅爺到了,作揖坐下。王德道:「令弟平日身體壯盛,怎麼忽然一病就不能起?我們至親的也不曾當面別一別,甚是慘然。」嚴貢生道:「豈但二位親翁,就是我們弟兄一場,臨危也不得見一面。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 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為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於心無愧。」 (節錄自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鄉紳發病鬧船家 寡婦含冤控大伯」)

隱責嚴貢生敲詐、欺凌弟媳的惡態

暗諷嚴貢生寡廉鮮恥、趨炎附勢的行為

揭露嚴貢生貪婪虛偽的本性

王德諷刺嚴貢生之弔喪,不具「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之

精神。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下列有關本文之敘述,何者正確?

前情提要:嚴貢生的弟弟嚴二爺去世,嚴二爺的家人請親友回來弔喪,其中包括嚴貢生、以及嚴二爺的妻舅王氏兄弟……

看看鬧過頭七,王德、王仁科舉回來了,齊來弔孝,留著過了一日去。又過了三四日,嚴大老官也從省裡科舉了回來。幾個兒子都在這邊喪堂裡。大老爹卸了行李,正和渾家坐著,打點拿水來洗臉﹔早見二房裡一個奶媽,領著一個小廝,手裡捧著端盒和一個氈包,走進來道:「二奶奶頂上大老爹,知道大老爹來家了,熱孝在身,不好過來拜見。這兩套衣服和這銀子,是二爺臨終時說下的,送與大老爹做個遺念。就請大老爹過 去。」

嚴貢生打開看了,簇新的兩套緞子衣服,齊臻臻的二百兩銀子,滿心歡喜,隨向渾家封了八分銀子賞封,遞與奶媽,說道:「上覆二奶奶,多謝。我即刻就過來。」打發奶媽和小廝去了,將衣裳和銀子收好,又細問渾家,知道和兒子們都得了他些別敬,這是單留與大老官的。

問畢,換了孝巾,繫了一條白布的腰絰。走過那邊來。到柩前叫聲「老二」乾號了幾聲,下了兩拜。須臾,舅爺到了,作揖坐下。王德道:「令弟平日身體壯盛,怎麼忽然一病就不能起?我們至親的也不曾當面別一別,甚是慘然。」嚴貢生道:「豈但二位親翁,就是我們弟兄一場,臨危也不得見一面。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 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為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於心無愧。」 (節錄自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鄉紳發病鬧船家 寡婦含冤控大伯」)

作者從頭到尾不提主角名字,而以「嚴貢生」稱之,用意在藉貢生的頭銜反襯主角無情無德,影射科舉已無法真正選才

「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為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於心無愧」, 和「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情操相同

「將衣裳和銀子收好,又細問渾家,知道和兒子們都得了他些別敬,這是單留與 大老官的」,可見嚴貢生做事小心謹慎

「又過了三四日,嚴大老官也從省裡科舉了回來」,流露出嚴貢生考完試馬上回來弔唁的急切之情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30 sec • 1 pt

祥子〈古老的故事〉:

從來的 (甲) 替天行道

敵不過 (乙) 的老謀深算

有多少窮斯文 (丙)

都做了《紅樓夢》的辛酸眼淚

得道的《封神榜》八仙過海

求經的 (丁) 多災多難

遊列國多的是雞鳴狗盜

難得有抱不平《三俠五義》。

甲乙丙丁依序為?

西遊記/三國演義/儒林外史/水滸傳

水滸傳/三國演義/儒林外史/西遊記

金瓶梅/儒林外史/西遊記/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儒林外史/金瓶梅/西遊記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