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班複習考:論語第51-60則

4班複習考:論語第51-60則

7th Grade

10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华文填充

华文填充

1st - 10th Grade

10 Qs

六、二、牵牛花

六、二、牵牛花

7th Grade

10 Qs

科学

科学

1st - 10th Grade

10 Qs

2021年 6年级国庆日常识问答比赛

2021年 6年级国庆日常识问答比赛

1st - 10th Grade

10 Qs

IKATAN DAN BALUTAN

IKATAN DAN BALUTAN

1st - 10th Grade

13 Qs

华语2年级单元一

华语2年级单元一

1st - 12th Grade

10 Qs

三年级华文单元一

三年级华文单元一

1st - 10th Grade

10 Qs

体育 3

体育 3

1st - 10th Grade

10 Qs

4班複習考:論語第51-60則

4班複習考:論語第51-60則

Assessment

Quiz

Education

7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羅怡芳 羅怡芳

Used 2+ times

FREE Resource

10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關於論語第51則敘述,何者錯誤?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語譯】孔子說:「讀書人要立志追求正道,不應貪求享受。如果以自己穿不好、吃不好為一種羞恥,那麼就不值得和他談論道理。」

孔子勉人要注重人生理想的追求,而不要在意物質生活的粗劣。

「恥惡衣惡食」:惡,讀音為「ㄜˋ」,意思為粗劣的。

由此可知孔子主張士人應該懷抱「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

「恥惡衣惡食」:惡,讀音為「ㄨˋ」,意思為厭惡。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關於論語第52則敘述,何者錯誤?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語譯】孔子說:「算了吧!我從沒見到能發現自己的過失,而在內心自我責備的人。」

此篇主旨為「孔子感嘆世人有過失而不能自責。」

「見其過」,見,讀音「ㄒㄧㄢˋ」,同「現」,意思為「發現」。

「見其過」,見,讀音「ㄐㄧㄢˋ」,意思為「看見」。

「內自訟」,「訟」意思為「責備」。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關於論語第53則敘述,何者錯誤?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語譯】孔子說:「具有理想抱負和道德仁心的人,是不會為了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的,只會犧牲生命來成就仁德。」

此章說明志士仁人,視仁德重於生命,為維護仁道,可將生死置之度外。

此章意思與「志士仁人應以身殉道」相近。

「志士人」和「殺身以成」,兩句的「仁」詞性和意思皆同。

「志士仁人」中的「仁」意思為「有仁德的」;「殺身以成仁」中的「仁」意思為「仁德」。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關於論語第54則敘述,何者錯誤?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

【語譯】孔子說:「一群人整天聚在一起,沒說一句正經話,喜歡賣弄小聰明,這種人難以教育,難有什麼成就阿! 」

此章在說明擇友要慎重。

「好行小慧」意即喜好運用聰明才智來做善行,不欲人知。

「言不及義」意思為「沒說一句正經話」。

孔子所感嘆「難矣哉」之「難」,在「難有成就」。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關於論語第55則敘述,何者錯誤?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語譯】孔子說:「君子博覽文章典籍,並且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如此言行便不會背離正道了!」

此章可知,孔子認為君子要不背離正道,唯有廣泛閱讀書籍而已。

此章在說明君子能博學,並以禮約束自己,言行便不會違背正道。

「約之以禮」使用倒裝,即「以禮約之」,用禮規範自身行為。

「畔」通「叛」,意思為「背離正道」。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論語第56則,「德、土、刑、惠」應如何解釋?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語譯】孔子說:「君子所懷想的是道德增進,小人卻想著財產增加;君子所懷想的是法度遵守,小人則想著利益獲得。」

道德/田產/法度/利益

功德/鄉土/法度/利益

功德/家鄉/刑罰/恩惠

道德/風土/刑罰/恩惠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論語第57則敘述,何者正確?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而不怨。」

【語譯】孔子說:「父母犯錯,子女對他們應委婉的勸諫,如果他們沒有接受,仍應該孝敬他們,不得違逆。子女即使心中憂苦,也不能怪罪父母。」

「幾諫」,婉言規勸之意,「幾」讀音ㄐㄧ

「幾諫」,沈默不語之意,「幾」讀音ㄐㄧˇ

「勞」,辛勞之意。

「勞」,工作之意。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Google

Continue with Google

Email

Continue with Email

Classlink

Continue with Classlink

Clever

Continue with Clever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Microsoft

Apple

Apple

Others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