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6清帝國時期的原住民社會

L6清帝國時期的原住民社會

7th Grade

39 Qs

quiz-placeholder

Similar activities

L3大航海時代的經濟與文化

L3大航海時代的經濟與文化

7th Grade

40 Qs

G7党史知识竞赛题

G7党史知识竞赛题

7th Grade

42 Qs

1130923  七年級第二章

1130923 七年級第二章

7th Grade

37 Qs

歷史第四張及總複習

歷史第四張及總複習

7th Grade

39 Qs

708國一下歷史科期末測驗

708國一下歷史科期末測驗

7th Grade

35 Qs

追加2022历史期考一练习题

追加2022历史期考一练习题

7th - 9th Grade

40 Qs

1130112   七年級歷史6-1  6-2

1130112 七年級歷史6-1 6-2

7th Grade

36 Qs

七下歷史第六章 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

七下歷史第六章 戰後臺灣的經濟與社會

7th Grade

40 Qs

L6清帝國時期的原住民社會

L6清帝國時期的原住民社會

Assessment

Quiz

History

7th Grade

Medium

Created by

家維 吳

Used 1+ times

FREE Resource

39 questions

Show all answers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清帝國時期政府為了解決漢番衝突,乃以劃分「特定區塊」的方式限制漢人開墾、伐木,但因執行不澈底,成效有限。此「特定區塊」的名稱為? 
番界 
保護區 
限制區 
漢界

2.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清政府初期對原住民的管理,採取何種的策略? 
採取隔離措施,劃定界線 
鼓勵漢人與原住民通婚 
進行開山撫番,加強對原住民的控制 
漢人可入內山開墾原住民的土地

3.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下列何者為清帝國統治前期政府對原住民的治理方式? 
斷絕所有與原住民的往來 
實施劃界封山措施 
設置縣令,處理番地事務 
積極開山撫番

4.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在臺中市石岡區土牛國小校園內,有一座「土牛民番地界碑」,現已成為二級古蹟,這座界碑正說明了清朝對於原住民是採取何種措施? 
放任措施,不理不睬 
保護措施,立法規範 
隔離措施,劃定界線 
剛柔並濟,賞罰分明

5.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清帝國統治初期的臺灣,漢、番間的衝突時有所聞,主要的原因是漢人壓迫到原住民的生活空間,此時期的漢人透過幾種方式,從原住民手中取得土地。下列何者不是漢人取得原住民土地的主要方式? 
入贅 
承租 
購買 
強占

6.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現今在不少地方仍可見「土牛溝」的原貌。「土牛溝」在清帝國統治時期是代表什麼意義? 
漢番界線 
排水溝 
國界 
縣界

7.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1 min • 1 pt

清朝早期官方對原住民的政策,下列何者正確? 
允許漢人與原住民通婚 
劃分漢人與原住民的活動範圍 
不許原住民侵入漢人居住地 
鼓勵漢人強占原住民土地

Create a free account and access millions of resources

Create resources
Host any resource
Get auto-graded reports
or continue with
Microsoft
Apple
Others
By signing up,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Already have an account?